简介:一般情况下,Linux数据备份的方式有这三种,分别是全量备份、差异备份和增量备份。
- 全量备份就是指对某一个时间点上的所有数据或应用进行的一个完全拷贝。比如备份原有的数据A,第二次如果插入了数据B,则需要备份数据A和B,第三次又插入数据C,则需要完整的备份数据A、B和C;
- 差异备份是指在一次全备份后到进行差异备份的这段时间内,对那些增加或者修改文件的备份。比如备份原有的数据A,第二次如果插入了数据B,则只需要备份数据B,第三次又插入数据C,则需要备份数据B和C;
- 增量备份是指在一次全备份或上一次增量备份后,以后每次的备份只需备份与前一次相比增加和者被修改的文件。比如备份原有的数据A,第二次如果插入了数据B,则只需要备份数据B,第三次又插入数据C,则只需要备份数据C。
本文主要介绍在Linux系统中怎么通过tar命令实现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详细内容请参考下文。
一、访问Linux服务器
1.登录Linux系统
2.查看tar版本信息
二、Tar命令介绍
说明:tar命令是用于创建和解压归档文件的工具,可以用来将多个文件和目录打包成一个单一的归档文件,也可以用来解压已经存在的归档文件。
1.Tar命令格式
2.主要参数
说明:需要特别注意是,命令中的主要参数, c/x/t 仅能存在一个,不可同时存在,因为不可能同时压缩与解压缩。
3.可选参数
三、Tar备份实例
1.建立备份路径和备份档案
说明:备份源目录/usr/local/tmp到备份目的地/mnt/backup
(1)创建备份目的地路径
执行指令# mkdir /mnt/backup创建备份目的地
(2)创建备份源目录与文件
执行指令# mkdir /usr/local/tmp 新建备份目录
执行指令# touch /usr/local/tmp/{a,b,c} 新建备份文件
2.全量备份
说明:主要是将源目录/usr/local/备份到/mnt/backup中
(1)执行全量备份
执行指令# tar -g snapshot -zcf /mnt/backup/backup_full.tar.gz /usr/local/tmp
(2)查看全量备份内容
执行指令# tar -ztf
/mnt/backup/backup_full.tar.gz
3.增量备份
说明:通过在源目录中新增一个文件2024, 并修改一个文件a的内容,然后再将源目录/usr/local/备份到/mnt/backup中。
(1)修改源目录文件
执行指令# touch /usr/local/tmp/d 增加一个文件d
执行指令# echo 20240814 > /usr/local/tmp/a 修改文件a的内容
(2)执行增量备份
执行指令# tar -g snapshot -zcf /mnt/backup/backup_inc.tar.gz /usr/local/tmp
(3)查看增量备份内容
执行指令# tar -ztf
/mnt/backup/backup_inc.tar.gz
四、还原备份数据
1.删除源目录数据
执行指令# rm -rf /usr/local/tmp
2.还原备份数据
执行指令# tar -zxf backup_full.tar.gz -C / 还原全量备份数据
备注:因为上面进行全量备份的时候使用的绝对路径,所以在使用全量备份数据进行恢复的时候不需要重新指定绝对路径,只需要将其恢复到根目录/即可。
执行指令# tar -zxf
/mnt/backup/backup_inc.tar.gz -C /usr/local/tmp 还原增量备份数据
备注:因为上面增量备份的时候使用的绝对路径,所以使用增量备份数据恢复的时候不需要重新指定绝对路径,只需要将其恢复到根目录/即可。
五、常用打包压缩及解包解压命令
1.常用的打包压缩命令
执行指令# tar -zcvf FileName.tar.gz DirName
比如将/usr/local/tmp1目录进行打包压缩
执行指令# tar -zcvf tmp1.tar.gz tmp1
2.常用的解包解压命令
执行指令# tar -zxvf FileName.tar.gz
比如将/usr/local/tmp1.tar.gz压缩包进行解包解压
执行指令# tar -zxvf tmp1.tar.g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