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上身,简报过程:
1. 挺顺利,很快就升好了,6.19G,和以往大一点的系统升级速度、耗时差不多;
2. 所有原来的App、图片、文件都在,布局也没变,微信系统双开、通过其它App双开都没问题,其它更没有问题,无缝切换;
3. 其它交互操作和原来的EMUI基本完全一致,也可能新系统垃圾少的缘故,轻快,没发现卡顿;
4. 升级前的隐私权限等系统设置完全平移,个人数据保护方面有向iOS 14.5看齐的意思;
5. 屏幕左上下拉通知中心右上下拉控制中心,空间利用更合理了;
6. 卡片功能还在试用中,有所有应用信息打散重组的意思;
7. 其它安卓设备升级到鸿蒙应该也是很容易的事,技术无障碍,只不过是个利益取舍问题;
8. 全过程不惊喜也不意外,从过往自研多个其它操作系统、Android/Linux系统完善最大贡献者之一、自研用于Android系统之编译器、EMUI一路品质迭代,到今天正式推出HarmonyOS,其实一切只是水到渠成,能把软件硬件系统底层彻底吃透并且能自己构建生态系统的企业,全球范围内也没几家。
顺便纠正一下业内业外的两个重大理解偏差:
1.鸿蒙是基于Linux开发的操作系统,错,实际鸿蒙既支持Linux也支持LiteOS,同时最重要的是还有微内核,可谓三位一体或者一体(微内核)两翼(Linux、LiteOS),对应分布式复杂场景的同时兼顾广泛的兼容性;
2. 鸿蒙并非对应Android或iOS或Windows,而是最像Fuchsia,只有理解了Google为什么放着好好的Android还要去开发Fuchsia,甚至将来Fuchsia不仅要统治物联网还要替代Android,理解Fuchsia才能理解鸿蒙的产业角色、技术体系和历史方位。只盯着手机产业会妨碍看清万物互联(不是物联网)的未来格局。